70多岁的单老伯是世博会的第一批参观者,早在园区试运行时,便参加了街道组织的世博体验游。自此以后,他就成了上海世博会最忠实的“粉丝”。开园至今,单老伯已去过十多次,看遍了园区大大小小近百个展馆。翻开盖满各国纪念章的世博护照,老伯对每次参观的经历都如数家珍,他指着沙特馆的纪念章说,为了参观沙特馆,他排队等了整整六个小时,没顾上喝一口水,虽然又累又渴,但还是觉得值。世博会让人乐在其中!
朱阿姨是个摄影爱好者,世博会开幕以后,前往园区捕捉各类美景成了她最大的爱好。从清晨到晌午,从傍晚到夜间,世博园各个时段的美景都被朱阿姨用镜头一一记录,从园区建筑到各国风情民俗,从参观的游客到志愿者的笑脸,都是朱阿姨用镜头追踪的对象。每次参观完回到家,朱阿姨还会连夜将照片导出、分类、整理,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报刊、小区画廊进行展示,让社区居民们分享世博的精彩和成功。
在社区里,像单老伯、朱阿姨这样的“世博爷爷”、“世博奶奶”还真不少,他们年龄不一、身份不同、职业各异,但都有着同一个称呼——“世博发烧友”,他们热爱世博,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社区世博体验别样激情
除了到园区亲身体验世博,岳阳的不少居民还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与世博“亲密接触”。
参观世博会是老张长久以来的愿望,但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无法如愿。居委会得知后,将街道订购的《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送到了老张手中。老张从书中得知可以从网上观看世博,立即让儿子买来电脑,由孙子教自己上网。如今,老张已是网上世博园的资深参观者。“通过网络,我参观了所有的世博场馆,甚至还有一些现实中没有的场馆,三维的园区、三维的展馆,让我如身临其境!”
为了满足小区高龄和体弱的老人们看世博的愿望,方舟园居民区策划了“视博会”活动,通过照片展板、DV视频、网上世博等形式,把园区的场馆建筑、展品陈列、文化娱乐等信息全方位的展现在老人们眼前。为了让老人们有更直观、更生动的体验,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发动社区参观过园区的居民,组建了“世博讲解团”,介绍各场馆的风格特色,交流参观心得。这种不出社区就能逛世博的方式,得到了老人的热烈欢迎,他们兴奋地说:“方舟园里逛世博真开心!”
世博情怀融入日常生活
在这个世博年里,如果细心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几乎人人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穿一件带有海宝图案的衣服,买一件带有世博标志的纪念品,家里摆一件带有世博元素的装饰品……社区居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世博发生着联系。
吴阿姨十岁的小外孙逛完世博园后,就对宇宙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太空家园馆的月球模型车、宇航员的抠像技术都让他着迷不已,做一个宇宙飞行员成了他的憧憬。吴阿姨说,世博会是中国的一件盛事,作为中国人,肯定会格外关注。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陪他看世博会开幕式、为他买世博的图书……
近两年,串珠、丝网花、十字绣等手工艺制作在岳阳社区居民中很风行。还在迎世博期间,居民们就将海宝、世博会徽等作为题材,创作出了各类手工艺品。通波居民区的陆阿姨用一个多月时间、将上万颗红白水晶珠串成了东方之冠,更有各种造型各异的海宝引来了不少慕名的求购者。
岳阳居民的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世博的元素,心灵手巧的居民将糕点制作成海宝的造型,时尚的年轻一族绘制个性的世博T-恤,海宝玩具则成为孩子们的不二选择;与世博相关的各种理念也在悄然升温:做一名环保者,过一种低碳生活;做一名世博志愿者,奉献社会……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