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艰苦的科技攻关,日前,上海茂新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白玉蜗牛终于“出阁”,并将“爬”上国际航班,成为中外游客的盘中美餐。
在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只只初长成的白玉蜗牛正在悠闲地蠕动,它们全身雪白如玉,就连背上的外壳颜色也很漂亮(见上图)。合作社负责人于国权告诉记者,白玉蜗牛因肉质雪白如玉而得名,它肉质肥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于零等特点,同时富含20多种氨基酸,在食用蜗牛系列产品中,因其肉质上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了解,去年初,该合作社在镇农投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了“白玉蜗牛室内立体养殖试验”科学技术攻关项目联合课题组,陆续引进白玉蜗牛幼螺50万只。经过一年多努力,合作社养殖的白玉蜗牛成活率达到82%。“养殖时,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湿度60%至80%。”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白玉蜗牛吃的是苦荬菜、艾绿叶菜和精饲料,营养价值很高。目前,合作社已拥有8000只种蜗牛,成品已有1万多公斤,平均规格达到38克/只。
不过,白玉蜗牛味美价不廉,每公斤批发价约30元,加上蜗牛多用于西餐中,本地市场的需求量不大,如何打开销路保证农民收益,是白玉蜗牛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于国权介绍说:“合作社已与东方航空公司以及一些宾馆、饭店等达成了购销协议,我们按需养殖,手中有订单,蜗牛不愁销。”
为带动当地水产养殖户增收,前不久,专门养殖白玉蜗牛的“上海茂盛蜗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挂牌成立。目前,合作社已根据农户意向,准备在引苗的基础上,逐步引进亲本开展自繁,培育出优质白玉蜗牛幼螺供应给养殖户,逐步形成蜗牛规模养殖,开辟水产养殖领域增收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