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调结构、转方式”和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我区完善政策措施,制定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一是吸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研发机构入驻。“十一五”期间,我区新设外资三产项目208个,引进合同外资8.14亿元,占全区比重的26.8%;截止2010年10月,落户松江的经市商务委确认的外资研发中心18家,同时相当部分在松外企将内部研发中心落户松江;引进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都利美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地区总部3家;漕河泾开发区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内国际性高端品牌“科技绿洲”产业总部园以信息、网络、通讯、软件类研发为主,目前已规划成型启动建设。松江产业经济向产业链高端演进的趋势初步显现。
二是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业态布局。2009年6月,仓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浦江源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首批获得市经信委、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联合认定,今年8月漕河泾开发区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也获得批复,至此松江已有包括3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内的十余个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园区。其中,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立三年来,引入影视、广告、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400余户,入驻企业包括国内最大电视剧采供中介服务机构剧酷公司、国内动漫产业龙头阿尼迈公司、华谊兄弟集团、北影集团以及著名导演赵宝刚的个人工作室等知名企业和分支机构,园区2008年实现税收200万元,2009年600万元,2010年新注册企业200余户,税收将超6000万元。
三是对接区域制造业需求提供服务支撑。松江出口加工区开展“保税物流、研发、维修、检测”功能拓展试点,区内已有22家生产型和仓储型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7家企业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工作,区内企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为园区面向制造业的服务外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筹建中的上海西南综合物流园区也将有效整合现有资源,以优质物流项目的导入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松江将重点围绕总集成总承包、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时尚创意、总部经济等五个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理布局好相关专业园区,在工业区周边、轨道交通沿线和沪松公路沿线形成“n”形分布的形态,在布局规划上促进园区和城区的互动,使之成为二三产融合的最佳实践区;加快政策落地,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并制定项目准入标准和审核制度,加强相关园区导入项目的监管。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