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元宵节刚过,一拨又一拨的来松人员便带上简易的行囊和家人的嘱咐与期盼,重新踏上了返城奋斗的征程。
虽说今年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用工荒,然而,现实依旧很残酷,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把生活梦想的种子在陌生的城市里种下时,等待他们的,却未必都是收获的喜悦。
那么,来松人员在松的求职情况到底如何呢?近日,记者就此在松江工业区、车墩、新桥、九亭等来松人员较多的区域作了专门调查。
中介费各不相同
2月20日上午,记者还没到松江工业区达丰公司门口,就远远地看到该公司附近摆放着十几块招聘的牌子。只不过,和以往不大相同的是,这一次,几乎所有的牌子上都写着“达丰直招,免中介费”的字样。
找工作不要中介费,有这样的好事?记者心中一阵好奇。看到记者过来,一“广告牌”后的年轻男子当即卖力地吆喝起来:“想进达丰吗?免中介费,包进。”“包进?”“是的,对学历也没要求,只要你有胳膊、有腿就行。”“还不要中介费?那你干这样的事,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我们的辛苦费,不用你们出,用人公司会给的。”
随后,记者来到车墩镇北松公路,就看到马路的南侧有五六家职介门口无一例外地挂满了招聘信息。在一家中介门口,一名二十上下的女孩正在“热情”地向过往行人“兜售”工作岗位。“中介费多少?”记者上前问道。“100元。”“达丰公司门口有招聘的,说是不要中介费的。”“不要中介费,但等把你带进公司以后,他们就会张口找你要什么体检费、管理费的,还不止100元呢刚才我这就来了两个从达丰门口找工作被‘忽悠’的人,你要是嫌贵就去那里好了。”女孩面露鄙夷。
记者往东走了三五米,进了另一家中介,并问了中介费的问题,却听到了这样的回答:“200元包你进厂一切我们搞定。”“前面一家中介只收100元的中介费。”“这个你也相信?他们是有‘花头’的,等你进了厂门,人家回头就会向你收取服装费之类的费用。我们这里是正规职介,明码标价,一分钱一分货。”。,
如此中介岂能信
当天下午,记者再次以求职者的身份,来到新桥镇新北街。这是一条不算太长的街道,但街道两边冠之以“公司”、“介绍所”的劳动中介机构却有十几家之多。
记者走进街头一家介绍所,声称要找一份文员工作。接待记者的是一个梳着“中分头”的小青年,只见他猛抽了一口香烟,甩了一下头发,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道:“仓管,你干吗?”“多少钱一个月?”记者问道。“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拿个2000多元钱是没问题的。”小青年说得很肯定。“介绍费要多少?”记者又问。“这个不一定的,一般来说,我们的介绍费是按你找到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的30%来收取的。假如你第一个月的工资是2000元,那我们就得收600元的介绍费……”小青年背书一般熟练地告诉记者。
就在小青年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时,记者扫了一眼这家介绍所,只见摆设极其简陋,除了一张破旧办公桌外,就剩两三把椅子,甚至连电话都没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更是不见踪影。在桌子上,散乱地放着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求职人员的登记信息。在这家所谓的“介绍所”门口,摆放着几块小黑板,上面用极不工整的粉笔字写着诸如“今日面试”等招聘信息,不时引来不少求职人员的驻足观看。
随后,记者又分别暗访了其他十来家介绍所,发现证照齐全的更是寥寥无几,但这些中介机构的生意却都是出奇的好,一个介绍所女负责人由于长时间给人开求职“介绍信”,竟连呼“手酸死了”。
据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求职人员在找工作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去那些证照齐全的中介机构找工作。另外,在求职时,也不要随便乱交钱,“黑中介”开具的收据基本上没有任何维权价值。
“黑中介”骗你没商量
和大多来松人员一样,今年30岁的温州人孙先生也是满怀着希望来到上海的。但令他愤懑的是,找工作的第一天,就被九亭镇一家“黑中介”骗得只剩10元钱。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说起这个经历,孙先生仍然气不打一处来。
2月13日上午,孙先生只身来到九亭医院附近一家“劳动介绍所”,并告诉负责人说要找一份门卫的工作。对方听孙先生说完,便很爽快地说没问题,但需要先交350元的介绍费。
孙先生说道:“那时,自己也没多想,就把钱给交了,对方还给我开了一张收据呢,并叫我下午再到他们那里去一趟。谁知道,这只是他们行骗的第一步而已。”
当天下午1时30分左右,孙先生准时到了那家“劳动介绍所”。“刚到那里,那个中介的人就跟我说,等会坐9号线到宜山路站就会有人接我去公司面试,但要再交100元的押金。”孙先生说:“自己一想,上午已经交了350元,再交100元,也没什么。在我出去之前,对方还给我写了一个电话号码,叫我出站就打那个电话。”
当孙先生到宜山路站后,正准备打纸条上的电话时,却发现纸条上所谓的“电话号码”只有6位数字。“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被骗了。”
没有丝毫的迟疑,孙先生马上原路返回,回到了那家“劳动介绍所”时,发现还有其他四五名求职人员已经在那里要求退回介绍费了。当时的情形,孙先生记得很清楚。他说,对方就一个态度:说什么都可以,就是退钱不可以。“过了一会儿,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十几个人,显然他们是一伙的。人多了,那家伙态度也横了起来,叫我们把收据都给他,第二天早上去他那里拿钱。之后,那些人便把门给锁了起来,骑上摩托车和电动车溜了。那些车都是没有牌照的。”孙先生这样对记者说道,“那伙人走了之后,我一摸口袋,发现自己身上只剩10元钱了。要不是在这边还有几个老乡,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之后,心有不甘的孙先生在老乡的陪同下,来到有关部门反映了自己被骗的情况。当天下午,孙先生再次来到那家“黑中介”,要求退还介绍费和押金。最后,在孙先生的死缠硬磨下,对方先退还了200元。“其实,有些人被骗得比我还惨。我知道的,一个姓周的湖北人就被骗了600元。”末了,孙先生告诉记者,“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去管管这些‘黑中介’,我也希望出门找工作的人,在求职时,一定要多几个心眼,免得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