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松江打工的中年男子张某在报纸上看到一则“重金求子”广告称,29岁的妙龄女子陈芳从杭州嫁去香港后,丈夫横遭车祸,膝下无子,欲出“重金”求子。张某轻信这是个发财良机,赶紧联系上陈芳,没想到,却陷入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没赚到一分钱,反而被骗走7000元。警方提醒市民加强防范,不要误入所谓的“重金求子”骗局。
今年1月初,张某看到了这则令他浮想联翩的小广告,刊登者虽没注明酬金具体金额,“重金”二字仍令张某浮想联翩。他拨通广告上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子,此人自称律师,帮急于求子管理和继承家族产业的富太太陈芳寻找“代理爸爸”。经过一番交谈,对方似乎对年富力强的张某挺满意,让他和陈芳直接通话。
几番交谈后,陈芳流露对张某的好感,口头表示愿意从香港专程飞来上海与张某见面,但又每每以无法脱身琐事为由推迟。节后,她自称正在杭州过春节,马上就能来上海,不过为求证张某诚意,希望他汇款200元作为她来沪购买动车票的路费。张某早已等得迫不及待,一口答应,汇去路费。
之后,陈芳说自己已准时到达上海,不过想打扮一下再来见面,以种种借口要求张某给她的银行帐户中汇款作为美容、购买衣服等的费用。张某不知有诈,一一答应,在三天里分四次给陈芳汇去总计7000余元,然而,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其芳踪,才明白自己可能上当受骗。
松江警方接到张某报警后调查发现,“重金求子”诈骗案受害对象绝大多数为男性来沪务工人员。他们通常没有配偶或配偶常年不在身边,从事体力工作,可支配收入不多,精神生活较空虚,怀有追求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域张贴小广告,或在低端出版物上刊登广告,以“美女”、“重金”等字眼吸引眼球。然后,一旦发现有人上钩,一男一女一唱一和,自称求助者和代理律师,以各种名目要求被害人汇款,法律意识较薄弱的被害人容易被这种“阶梯式”骗局迷惑,认为每汇一次款便离目的近了一步,不知不觉便在陷阱中越跌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