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各地蔬菜集中上市的时节,全国多地出现了卖菜难问题。为了避免菜贱伤农情况的发生,商务部近日再度出台系列措施,以积极购销和临时仓储等形式,缓解菜农们的燃眉之急。在松江区,由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批田头冷库开始投入使用,不仅避免了大批蔬菜烂田,而且可以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
虽然天气并不算炎热,但在许家草村的市级蔬菜供应基地,一座总价1100多万、政府投资60%的田头冷库己经开始投入使用。菜农们忙着将田间地头新鲜采摘的绿叶菜和茄果类蔬菜,通过真空的预冷机进行预冷。这样一来,蔬菜的中心温度就降到了O~4度,相当于进入了冬眠状态,经过挑拣、装筐程序就可以进入冷库储存。
据介绍,新鲜蔬果采摘后在冷库预冷后,可以大大延长保存期限。因为蔬菜进入冬眠状态,吃口和营养价值也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不要小看这几天的错峰时间。虽然短短几天却可以有效调节蔬菜的上市供应时间,从而卖出更好的价钱。不过因为冷库对电力的消耗不小,所以不少蔬菜基地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一定补贴或者实行优惠电价。
据了解,目前一座1000平方的冷库造价约在1000万以上,而完全运行后每月的电费在万元以上。虽然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不小,但对于日趋规模化的沪郊蔬菜基地来说,还是具有调剂市场供需的重要作用。菜农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冷库的补贴力度,让田头冷库进一步发挥市场调节、保收增收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