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一场事故,让现年51岁的宋云飞差点失去生命,经历17次手术伤愈后,他开启了“漫漫还情路”。4年多来,他坚持公益,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了社区里小有名气的“爱心使者”。温和的笑容和一副薄薄的黑手套是他的标志,因为网名叫“花香动人间”,他常被人亲切地唤作“花大哥”。
孝心让他重回故乡
1961年出生的宋云飞是土生土长的松江人,1977年从松江二中毕业,第二年,他参加高考,但遗憾落榜了。1980年,宋云飞应征入伍,两年后成为我国首批武警之一员,并在部队入了党。4年半后他复员,被分配到上海公安部门工作,工作地点在江苏某地。
宋云飞的人生到这里,并没有多少大起大落。但参加工作没多久,残酷的现实第一次击中了他,他唯一的胞妹在20多岁时却因为意外离开人世,这对父母的打击可想而知,为了安慰伤心欲绝的父母,也为了替离去的妹妹尽孝,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宋云飞决定放弃公安部门的工作回到松江,成为一名普通的电力抢修工人。
而后的近20年里,宋云飞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日子过得平淡却拥有简单而可贵的“平安是福”,与妻子相亲相爱,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成人。和很多人一样,工作之余,宋云飞喜欢以打麻将来打发时间。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初夏。
一场事故改变了人生
2004年5月27日是宋云飞终生难忘的日子。他清晰地记得那年初夏,天气已经很热,他跟往常一样出门工作,却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在等待着他。一个不慎的误操作,他成了一场电力事故的主角,全身80%的皮肤严重灼伤,他当场痛得昏了过去。
尔后的3个多月,宋云飞一直住在无菌病房,其间有两个多月里医生多次下发“病危通知书”,宋云飞也始终处于半昏迷状态,意识模糊,唯一的感觉就是痛。3个多月里,宋云飞经历了17次大小手术,身上40%的皮肤植皮,一遍遍地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抽筋剥皮”之痛。
终于从生死边缘挺过来之后,主治医生告诉宋云飞,治疗期间一共为他输血10万余毫升,“相当于1000人的献血量。”从此,宋云飞深深记住了这句话,常挂于心。“得到别人的帮助才有了现在的我,我要回报社会。”宋云飞想要报答社会的决心从那时起就深深地种下,但因为受伤太重,出院后,宋云飞又在疗养院休息了一年多时间才回到家中休养。
回家后,儿子怕宋云飞在家无事可做闲得慌,便将自己在松江“茸城论坛”上注册的ID“花香动人间”借给了宋云飞,让他没事的时候上网逛逛。很快,宋云飞被论坛上的“爱心家园”版块(松江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前身)吸引,他觉得自己“找到组织”了,主动联系到版块负责人要求加入他们的公益活动,从此成为协会的重要一员,开启了他的“漫漫还情路”。
4年义务出车千余次
松江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是一个集助困、助学、助教、助老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慈善组织。协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公益活动:每周六组织志愿者到民工子弟学校义务支教;每月定期看望蓝色港湾福利院的老人与病友;与疾控部门合作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宣传活动;与独居和空巢老人结对送去帮助与关怀……几年来,已经成为松江一道著名的“爱心风景线”,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们。
4年多来,很多志愿者来了又去,然而作为协会的核心成员,几乎每一次活动,宋云飞的身影总在其中。宋云飞是协会的理事,但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更像是一个“打杂的”。因为协会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算下来属宋云飞空闲时间最多,于是他义不容辞地包揽下了各种杂事。
宋云飞有一辆奇瑞轿车,是他出事前一个月买的,但没开上几回,就出事了,车子也不得不闲置。而如今,他的车几乎成了“爱心专用车”。无论是去叶榭镇蓝色港湾福利院,还是去九亭镇民工子弟学校,只要协会有活动,宋云飞总是义不容辞地当起义务驾驶员,他的后备箱里,装的是满满的爱心。
爱心协会常年开展“捐衣捐物”行动,宋云飞是主要的联系人,每一次得到信息,宋云飞总是第一时间开着车去收集整理,4年多来,他跑遍了松江的每个街镇,出车1000多次,累计收集整理各类衣物超过10万件。因为协会的场地有限,宋云飞便将自己家作为“仓库”和“中转站”,放置捐赠衣物,等需要时再一一送到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以及一些贫困居民家中。
经历了植皮手术后,宋云飞的皮肤怕冷又怕热,不能晒太阳,天再热都穿着长袖衬衫、戴着黑手套,而且因为植皮没有毛孔,皮肤排汗困难。但即便如此,不管是参加志愿活动,还是收集衣物,宋云飞从没有说过一次“不”。
关爱弃婴和智障人士
在2009年以前,由于相关的政策还不到位,爱心协会专门设立了“关爱弃婴”项目,宋云飞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区中心医院新接收的弃儿及时送去替换衣物,为社会救助站内遭遗弃的残疾儿童和被拐骗的孩童募集衣物、玩具等用品,安排志愿者提供临时教育。
在近3年的时间里,宋云飞一共帮助了近20名弃婴,每一次听说又发现了弃婴,宋云飞总是既心疼又难过,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而当捐赠物品里找不出合适的用品时,宋云飞就自己掏钱去买。“虽然我们无法安排他们的未来,但希望给予他们一点爱,让他们感受这个社会的温暖。”
至今,宋云飞还记得那个被继父拉掉了头发的小女孩,“小女孩只有四五岁,却经常被继父虐待,实在受不了才自己偷跑出来。”宋云飞说,小女孩被送到医院时,身上有多处淤伤,小小的下巴上居然有一条五六厘米的刀疤,后脑勺上的头发也被拉光了。这个小女孩承受的痛苦,让宋云飞觉得匪夷所思。但他所能做的唯有隐藏起内心的愤怒,和志愿者们一起温柔地关爱着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希望已经获得了本该属于她的快乐童年,再也不会记得曾经受到的伤害。”宋云飞说。
蓝色港湾福利院是爱心协会志愿者们每个月必去“报到”的地方,宋云飞总是尽可能地参加每一次活动,时间一长,港湾里的老人和残疾人都已对他十分熟悉,一些智障人士一看见他便会大叫:“大哥哥来啦,大哥哥来啦!”但这里面其实有些年纪已经很大的老人,比如60多岁的“老小孩”倪岂凡,虽然是老年人的身体,却是小孩子的心智,宋云飞经常不得不像哄孩子一样哄着他。有时,倪岂凡他们也会提出要一些东西,比如本子、笔等,宋云飞就一一把这些要求记下来,到了下一次,他就自己花钱买一些本子和笔给他们送去,常常让这些孩子们心花怒放。
中山老协服务部部长
如今的宋云飞还是中山街道老年协会服务部部长。原来,2009年11月,Cafe8面包房与爱心协会合作发起捐赠面包的活动,每天不定量向福利院、困难老人等捐赠面包,协会为此也专门设立了“爱心面包”项目,宋云飞又成为这些“快乐邮递员”中的一员,他所在的蓝天一村居民区就有他的服务对象。
他的这一举动被居民区老年协会分会负责人看中,便向街道老年协会“举荐”将他“收入麾下”。能够为社区老人们服务,宋云飞欣然接受,加入了街道老年协会这个小团队。
多了一个“头衔”后,宋云飞又忙了许多,热心地为社区老人们服务,协助举办各种老年人文体联谊活动,为他们拍照摄像、扛水搬物,做好后勤工作。
今年以来,为了广泛宣传、推广老年人健身项目,动员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山街道“开心365”文体团队展示活动,从一个居民区到下一个居民区,宋云飞和老年协会的其他成员一起,将快乐和健康理念传递给社区的老人们。最近,他又忙着帮助老人们排练“建党90周年红歌会”。尽管手术的后遗症让他下蹲困难,而且不能提重物,但为了把这个“服务部长”做好,他一次次地坚持,快乐地“打杂”。
学习只为更好地服务
宋云飞很忙,爱心协会和老年协会的工作要两头兼顾,同时还在做着好学的“老学生”。今年3月,由上海市残联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残疾人教育学院在松江招生,宋云飞没有放过这个可圆自己“大学梦”的机会,报读了“文化事业管理”大专班,每周末都要上课,两年半以后,他就能拿到一张大专文凭。而两个半月前,他还报读了市残联举办的摄影班,苦练摄影技艺。“也许这段时间参加活动的时间难免会少了,但给自己多‘充电’,也是为了以后能做得更好。”宋云飞说。
正如他所说,其实一直以来,无论是在爱心协会还是老年协会,宋云飞常常是“御用”的摄像师,他几乎记录了每一场活动。宋云飞说,摄影是他的爱好,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的这些“工作”。为此,他专门给自己配备了单反相机,还买了一个250M的移动硬盘,里面存放的几乎全是协会这几年的活动照片。
家人的支持给他力量
宋云飞有个和睦的家庭,四世同堂。儿子结婚以后,虽然另买了房子,但不愿意搬走,仍然“赖”在父母身边。2010年8月,宋云飞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孙女出生了,因为病退在家,宋云飞和他的老母亲担负起了照顾小孙女的主要责任。说起可爱的小孙女,宋云飞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把小孙女的哭声设成了自己的手机铃声,一有来电就先“享受”一下这在他听来无比悦耳的声音。
宋云飞说,经历了那场变故后,看开人生的不仅仅是他本人,还有家里的每一个人,所以,对于他做的这些事情,家里没有人反对,只要宋云飞觉得高兴,不管是妻子和儿子,还是老母亲,都鼓励他去做。刚出院回家时,宋云飞还不能开车,随着身体慢慢地恢复,终于又可以踩油门了,但操作总显得有些生疏。妻子在一边看了,便说:“我就把你当小孩了,汽车就当是给你买个大电动玩具。”在爱心协会曾经举办的一次集体婚礼上,作为“模范夫妻”出场的宋云飞夫妇博得了志愿者们热烈的掌声,当时腼腆的“花大嫂”只是说了一句最朴素的话:“我支持他。”妻子有空的时候,也会跟着宋云飞一起去收集捐赠衣物,帮着整理。宋云飞的老母亲则把自己住的屋子腾出一片空间,让宋云飞当“仓库”。当宋云飞要出门时,老母亲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照顾曾孙女的责任。
社会上的好心人很多,4年多来,宋云飞听到了很多赞扬和敬佩的声音,不过,也总有一些人不理解他,在他们看来宋云飞太傻:“何苦干这种吃力又没钱的事?”但宋云飞始终牢记着自己身体里留着一千多人的血,这个事实让他无法在“还情路”上停下来,始终微笑着将爱心播撒。爱心协会秘书长蒋秋艳告诉记者:“花大哥是协会的‘精神领袖’,做公益有时很累,我们这些年轻人也曾想过放弃,但每每想到花大哥的坚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