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社会网络会议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国际安全社区命名仪式5月26日上午在松举行。会上,中国大陆11个街道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松江区方松街道位列其中,成为上海市郊首家国际级安全社区。
区长孙建平在致辞中对亚洲安全社会网络会议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松举行表示欢迎和祝贺。孙建平表示,松江区方松街道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正式成为国际安全网络成员,是松江城市管理的新起点。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辱使命,勇担责任。松江将努力学习国内外安全社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深入推进安全干预项目。让安全健康成果惠及更多社区、更多市民。
会上,中国大陆地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11个街道被授予国际安全社区铭牌和国际安全社区网络证书,并签订了国家安全社区协议。
据介绍,“安全社区”的核心理念是“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1989年。“安全社区”的概念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并专门成立了“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在全球宣传、推广安全社区计划。经过20年建设发展,目前全球共有247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称号。
中国大陆地区安全社区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继2006年济南青年公园街道成为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以来,共有46个社区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惠及人口近一亿。上海作为先行试点地区,目前已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的有15家。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等机构官员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