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港镇注重生态河道创建及中小河道养护和保洁 周馨
泖港镇中心环境优美 周馨
获上海“我最喜爱的乡村”称号的黄桥村也是上海楹联第一村 周馨
1982年建成的泖港大桥曾是上海第一座斜拉桥 周馨
高产粮示范基地边的竹制候车亭别有韵味
在黄浦江南岸,离市区远远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镇。她没有噪杂喧闹的街衢,熙来攘往的人流,有的是空旷开阔的视野,恬静优美的房舍,这就是松江区泖港镇。
以传统农业为“生”的泖港镇,属于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在村村冒烟镇镇招商的“火红”岁月里,她的日子过得有些“清淡”。因为这里是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三种约束,让泖港镇人不敢轻举妄动。对此曾有人戏谑:泖港人头上有“三座大山”。然而,正是这三个“紧箍咒”,让泖港小镇免于污染,成为一片大都市中难得一见的净土。
引进高科技企业
但是,保护这保护那,不等于不发展,清汤寡水不是农民要过的日子。
泖港镇想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办法,产业导入与环境吻合,通过产业,稳定人口数量、质量,并把产业导入人口与税收结合起来。他们挖掘潜力,归并几十家企业,腾出200亩土地,引进了一些高科技的生物、医药企业,这些产能要求很高的企业反过来对环境建设本身又是一个推动。
名列国家卫生镇
一个小镇的人口承载力是有限的。57.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万左右人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16个行政村、2个社区、11941户人家,112个社区管理区域,每个区域6至8名社会综合管理和服务人员。镇里的所有路面翻新了一遍,汽车站、公共服务设施等都是全新的,农贸市场干干净净……党委书记孙月芳准确无误地报出“自家”数字,还强调了集镇环境和大田环境是一个小城镇建设不可分割的整体。果然,在黄桥村记者看见一块块农田整齐大气,沟、渠、路、河清清爽爽,一切井然有序。大的来说,泖港有15000亩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小处着眼,村容村貌建设中农民也在积极参与,宅前屋后“洁、齐、美”。
国家卫生部、市爱卫办到泖港镇检查,前者经过“暗访”后,打来电话说:你们这里我们看过了,正式检查就不来了。后者更是富有戏剧性,孙月芳把镇里地图交给他们,你们随便看哪里,我带路。部、市领导来,我们不用提前准备,因为我们是制度化管理。
2009年以来,泖港镇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连续十三个季度名列全市郊区106个乡镇第一名,被誉为“上海郊区最干净的农村”。2010年泖港镇成为国家级卫生镇,目前泖港镇又在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