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达集团从单纯代工,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云计算”时,另一家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的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也悄然开始产品结构重组,导入了附加值更高的“云端产品”。与此同时,由龙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斥资4.7亿元,开展的6吨系列挖掘机全套液压系统原件研制完成并通过试验,部分液压原件已进入批量生产。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内众多各行业的核心企业一手抓核心技术攻关,一手抓产品结构调整,掀起了新一轮产业升级高潮。
据国基电子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松江基地原有的低阶产品,今后将陆续分流到重庆、北海等地和越南等国生产,同时引进全球知名品牌客户高阶手机基站等云端终端设备产品;公司新上马的产品将以“云端产品”中高附加值的云端终端设备、终端无线路由器、家用云端伺服器等为发展方向。这一进一出间,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上半年,国基电子实现产值64.89亿元,同比增长13.2%。“起初,我们还十分担心广达、国基这些代工巨头‘内迁’,但现在不仅不用担心税收流失,更收获了产业的升级换代,而广达和国基电子还只是全区产业升级的一个侧面。”区经委主任何胜友说。他进一步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松江将重点推进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基地的建设,至2015年,四大基地预计实现年工业产值1410亿元,年增加值323亿元。
与过去的发展不同,新规划的四大产业基地,将形成更加紧密的企业群、产业链,也将出现更多掌握各自行业核心技术的企业。如在先进重大装备产业领域,上海日进机床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单晶硅切割、多线钢丝切割硅片设备,打破了我国此前没有多线钢丝切割太阳能电池硅棒的历史。而龙工斥巨资开展的液压系统研发,有望打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核心零部件技术空心化威胁。目前,油缸、泵阀马达等液压原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生物医药行业的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玻璃酸钠系列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将投入3.5亿元,引进全套进口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将成为该领域全球生产能力最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原料和制剂的公司之一。
除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升级外,一批新生力量的相继崛起,有力推动了全区产业升级。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我区尽管有广达、台积电、国基电子等IT业龙头企业,但这些企业间的产业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通信产业领域新崛起的行业新锐——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则有望成为串起这条产业链的一个关键。据介绍,这家成立仅3年的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2%-15%投入到研发,主要生产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通信终端产品,并计划到2014年形成万人研发大军、百亿元产值的规模。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坚持从芯片设计到整机组装、软件设计等的全产业链生产,完全可以利用松江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进行整合生产,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