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港镇为破解劳动就业中的瓶颈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摸实情、出实招,总结出全镇劳动力结构,呈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缺乏的现状,认为家政服务是新形势下适合泖港农民的就业之路。2009年,泖港镇建立“泖港居家保洁服务社”,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责任,把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员组织起来,加强培训、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如今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年近50岁的顾亚芳,生活在泖港镇兴旺村,之前在上海“家之家”家具有限公司上班,家里还有4亩耕地。前几年农村改造时,土地被征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顾亚芳于2009年初离开“家之家”家具有限公司,开始自谋生路。
刚开始,亲戚给她介绍了一个“带小孩”的工作。孩子刚 个月,每两小时就要吃4一次奶,从冲奶粉、试奶温、喂奶到洗奶瓶,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孩子睡着时,还要做家务,扫地、拖地、洗衣服。几个月后,孩子已超30斤,正是黏人的时候,顾亚芳不堪劳累,最终辞掉了这份工作,失业在家。正在彷徨无路的时候,从邻居那里听说了“泖港居家保洁服务社”。
据顾亚芳介绍,她参加了2009年底的一次培训,当时有上百人参加,主要学习了礼貌礼仪、家用电器使用、居室保洁清扫、厨房整理、洗烫日常衣物、地板保护、烹饪技术等。随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家政服务员,服务社为她介绍了两家房东,上午在一家做清洁工作,下午为一家三口做晚饭,一个月下来也有近2000元的收入。前段时间,顾亚芳被评为二星级服务明星。
除此之外,泖港镇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泖港居室保洁服务社业务经理俞秀娟介绍说,对具有本镇户籍,处于法定劳动年龄段内,进城去参加服务型岗位就业的人员,每月补贴交通住宿费200元,另外缴纳非正规就业综合保险一份,最大保额为9万。每逢冬夏两季各发一套服装。已到退休年龄的服务员,退休后继续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服务社给予减半补贴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