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开发出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制造装备和相关新材料技术后,上海新阳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长电、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签下了“高速自动电镀线”和“铜互连电镀液”采购协议,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实现配套。围绕产业布局,聚焦培育重点产业,今年以来,我区“5+2”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格局进一步凸显,各主导产业亮点纷呈。
根据我区的产业“十二五”规划,在继续重点培育电子信息、重大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科技五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新增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两大主导产业,形成“5+2”的产业格局,同时重点推进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基地建设。
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区已集聚了中电电气、比亚迪等,以光伏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其中,中电电气太阳能电池平均转化效率单晶硅突破19%,多晶硅突破18%,即将投产的SE二代电池转化率达到19.5%,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6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方面,正泰电气研制成功的110千伏变压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取得市场突破,近期首次在国家电网招标中竞标成功;正泰电源的光伏逆变器逐渐形成产业规模,产品已进入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主要太阳能光伏市场;诺雅克、金陵电表的智能用户端也在快速发展。同时,上海国轩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的落户工作正在推进中。
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在电子信息产业,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数据通信、移动终端产品、光通信产品的研发,并延伸到了移动终端系统平台、数据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2011年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广达集团则在松江启动“云计算”计划;国基电子公司的云端终端设备、终端无线路由器、家用云端伺服器等新产品也已上线。
围绕重点企业和龙头项目打造产业链,以龙工、日进等为代表的先进重大装备产业今年以来均实现重大突破。其中,上海日进机床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单晶硅切割、多线钢丝切割硅片设备,打破了我国目前尚无多线钢丝切割太阳电池硅棒的历史,推动了切割和切方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多线钢丝切割设备的国产化。龙工在我区设立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机构,6吨系列挖掘机的全套液压系统原件,均已研制完成并通过试验,油缸、泵阀马达等液压原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酸钠系列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将投入3.5亿元引进全套进口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完成厂房扩建、提升生产能力。建成后,将使昊海成为全球可降解生物材料原料和制剂生产能力最大的公司之一。
此外,我区按照“联动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为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新材料产业,除新阳半导体打破了我国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工艺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外,台积电也与上海超硅半导体对接上了8英寸硅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