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从底层做起,苦点累点没关系,现在看来这口饭也不好吃。”在上周末举行的公益招聘进社区车墩专场活动现场,安徽来松务工人员小耿在记者面前叹起“苦经”,“操作工要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油漆工要有像样的喷漆喷色作品拿得出,业务员优先选择有成功营销案例的……哪一条我都达不到啊。”记者发现,现场50余家企业提供的1400多个岗位里,技术工种所占比例较以往大幅提升,单纯想靠吃苦“熬”出来的求职者,只好去挤那几座“独木桥”了。
“雅泰公司前台、恩彼生物文员、天岑机械行政助理……”来松务工人员刘兰香正在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准备投递简历。不过,没有一技之长的她,可以选择的空间并不大。她告诉记者,招聘会现场的行政类岗位虽然不少,但自己屡屡被“日语口语流利”之类的要求“卡”住,如果再去掉些月工资刚过1280元的岗位,就只剩下四五家,这样一来,竞争肯定很激烈。
然而,记者发现,今年的招聘现场虽然普工岗位锐减,但伴随着岗位“技术含量”的提高,薪情也相对可观。不少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者“另辟蹊径”,把目光瞄准了现场的几家培训机构。来松务工人员刘威就决定先“充电”,在他眼里,操作工岗位少不是坏事,“现在都提转型发展,这是大趋势,与其过几年被淘汰,不如现在就学点本领。”像刘威一样被“倒逼”进课堂的不在少数,企业的需求、培训补贴等优厚条件,让招聘会现场不再是企业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