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进入了“8元时代”,让人心酸的不只是“油费”,停车费、维修保养费也开足马力一路猛升,直叫“有车族”感叹“HOLD不住”了。汽油账单成了近段时间的民生热点,不少私家车主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起经济账。有人说,“买车?加上汽车折损费、养车费,还不如打出租车划算。”可有驾照的人还是心里痒痒,没车代步,总觉得不爽。就在这个档口儿,租车生意热了起来。
节假日租车行情看涨
在上海一嗨汽车租赁公司松江店,不一会儿就来了四五个客户,取车还车,熟络得很。店长徐志冬告诉记者:“租车生意逐年看好,去年的营业额平均每月在12万元左右,今年平均每月能达到15万元。因为供不应求,1月份店里又新添置了25辆车,总共60辆,可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还是全部租满。”记者在该公司当日的官方网站发现,虽然还是工作日,但第二天可预定的车辆只剩下3部了。“清明节小长假就要到了,现在租车至少要提前一天预定。”由于生意火爆,前不久这家店刚刚接到了总部调价通知,清明长假前每辆车的日租金大约上调50到100元。“最受欢迎的还是经济实用型车,像凯越、朗逸、嘉年华,低油耗、自动挡、驾驶难度低,加上保险日租金在100到200元区间,价格比较适中。”店员介绍。
“租车一族”不断扩大
随着租车市场不断扩大,租车代步成了时尚便捷的生活方式,走到哪儿租到哪儿,选择空间还大,这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之倾心。
余先生家住松江区,工作单位在市里,“公交换地铁”是他每天上下班的主要出行方式,但有驾照的他一到放假就喜欢短途自驾游。周末拉上三五个朋友一起,苏浙沪地区玩个遍。苏州、杭州、无锡、舟山……到处都留下余先生租车游的足迹。“想放松的时候就出去,但比起开自己的车,还是租车划算。”自由、方便,余先生的朋友们也逐渐过上了租车生活。“今天我租的是马自达2,180元一天,有急事去趟市区,我平时喜欢租朗逸,一天100多点,挺便宜的。”60辆车随意选,感觉像在调配自家车。
正在办理手续的林先生还是第一次租车,他说:“公司最近用车紧张,想临时调一辆车用用。”徐志冬说:“店里的客户群一直很稳定,新的客户又在不断增多,依这个趋势,市场会越来越大。”
租车PK买车,孰赢孰输?
“油价上涨”催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租车行业的崛起算是其中之一。居住小区停车难,上下班交通堵塞,每年看涨的保单……在买车的路上像是设了道道关口,让不少人犹豫了。
今年3月初,刚刚跟朋友合开了一家租车店的张光荣认准了这个市场:“租车优势很多,车主省心,不用担心维修保养、年检这些烦心事,拿着信用卡、身份证和驾照就能走天下了;一般租车公司保险额度比私家车大,一旦出了事故,客户承担的风险相对也小;从社会效益考虑,租车还能缓解交通压力。”
徐志冬表示:“根据这几年的客户情况看,不少人租了几年之后,最终还是买车了;如果私家车的利用率高,还是买车划算;当然也有人买了车之后给家里人开,自己还在租,看个人习惯吧。”然而,对于“租车”这个新概念,要被更多人接受尚需时日,张光荣也盼望着租车市场早些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