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10月底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后,今年5月底,临港集团与佘山镇、上海佘山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再度签下佘山工业区二次开发、转型发展合作协议书,正式启动漕河泾佘山科技城项目,项目5.65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也初步完成。据悉,这是漕河泾开发区继新桥镇、九亭镇后,第三度与我区展开深度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临港集团将与上海佘山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漕河泾佘山科技城发展公司,负责佘山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佘山科技城由两个地块组成,一块是原佘北工业区,约4.85平方公里,另一块是佘北居住社区商业配套区,约0.8平方公里。
设立于1996年的佘北工业区,现有入驻企业约200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园区企业产业门类较散,定位特色也不明显,致使园区的单位土地工业产值、投资强度等土地利用绩效强度指标,均低于全市均值。不仅如此,园区现有的发展水平,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所需的“绿色工业区”相去甚远。加快实施二次转型开发,成了园区的迫切需求。
在另一边,漕河泾开发区率先与新桥镇合作以来,逐步升级为全市首个“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示范基地,与新桥、九亭两镇合作开发占地2700亩的漕河泾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目前园区一期24万平方米厂房和研发楼宇,已全部完成招商,引进了200多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占地仅1.4亩,至去年底平均亩产税收达到了50万元。
成功开发先例在前,这让佘山镇找到了转型的新方向——引来第三方资源,合作推进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对于这次合作,区委书记盛亚飞表示,双方共同推动佘山工业区二次开发,是“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区“十二五”时期的又一个战略性重点项目。
根据漕河泾开发区与佘山镇的合作协议,今后,将借助漕河泾“科技绿洲”的品牌效应,对整个区块实施整体调整、二次开发。新的佘山科技城,将面向跨国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和新经济明星等“四高”企业度身打造,目标市场定位于“一部三中心”,即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我们将把园区打造成一个集科研、办公、商业、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服务型科学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有关负责人透露。
此外,有关规划显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与邻近的泗泾、洞泾大型居住社区,未来将集聚起35万至40万的人口规模。业难谋则居不易。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的定位,成了佘山科技城的必然选择。项目的概念性规划显示,一个大型的城市绿化广场将位于整个项目的中央,周边的生态绿谷、地标酒店、文化社区、休闲绿廊等项目,将为园区在商业、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发展提供空间,使之最终成为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项目中,商业综合建筑的比例将占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