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国内电动客车电池市场份额第一的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前不久在松江工业区拿下140亩土地。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将最终形成年产各类电池3.15万套、年产值50亿元的规模,成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据介绍,2006年才成立的合肥国轩,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已占据国内城市客车用电池第一的市场份额。合肥国轩几年内一跃成为“电池大王”,关键在于技术。公司的“国轩高科工程研究院”,下设6个分院、12个研究所;200多名研究人员中,有20多名博士、100多名研究生以及海外专家。这些,让合肥国轩迅速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生产的100多项关键专利技术。
“上海的人才高地优势,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将大有助益。”为后续发展进行人才储备,成了国轩公司选择在上海布局的关键。公司负责人透露,未来将会考虑把合肥的研究院迁入松江基地,形成一个300人的研发团队规模。
除了技术力量储备的考量之外,上海国轩负责人坦言,目前在合肥的生产基地还是“类似于手工作坊的第一代电池工厂”,而在松江工业区的生产基地,将引入全新的管理模式,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产品上,也将生产目前最为先进的第三代汽车动力电池。
大手笔投资10亿元布局上海的底气,源于国轩公司对其产品的自信。据介绍,以公司目前生产的第三代轿车用电池为例,一块行
李密码箱大小的电池,利用夜间五六个小时充满电后,在春秋季节不使用空调的条件下,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使用空调的环境下也可达100公里。不仅如此,省钱和环保是另一大卖点。据实际测算,相比于燃油轿车所需的费用,搭载上国轩电池的纯电动轿车,费用要省约90%。“我们眼下已经完成了第四代电池技术的储备,除了提高30%至40%的容量外,还解决了动力电池最为关键的安全问题。”上海国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注于电池的研究外,目前国轩公司还开发出了相应的管理系统。据悉,这套系统就像一个“远程诊所”,对每一组电池进行全球跟踪,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提出警示。
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去年底也宣布,今后5年将在长三角等地,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这无疑也让上海国轩更加看好未来的发展。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后将重点投入开发快速充电等各种功能的电池,满足各种市场的需求。
搭载上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的东风,眼下,上海国轩的厂房还未开建,订单就已纷至沓来。此前,公司已与上汽集团等取得合作,使用国轩动力电池的通勤车、公交车等,已经实现出口。“这两天,我们就要到苏州去,与苏州金龙洽谈合作。”公司负责人透露。与此同时,上海国轩还正与我区有关部门携手推进,就开辟首条纯电动公交示范线路等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