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6时07分,上海中心气象台撤销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区防汛指挥部内,熬红双眼的工作人员长长地松了口气,终于过去了。
台风“海葵”来袭,茸城风雨交加。从8月7日起,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投入到抗击“海葵”的战斗中。
风雨中,许多人日夜值守,不眠不休;
风雨中,许多人无惧风雨,始终坚守。
日夜值守不言累
8月8日晚6时左右,室外风雨交加,区防汛指挥部灯火通明。刚与市防汛指挥部开完视频会议,十多名值班人员匆匆忙忙分批前往食堂吃晚饭。“赶快去扒几口饭回来工作。”在区防汛指挥部值班的胡文荣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前往食堂。
正准备去食堂“扒饭”,一个电话让大家停住了脚步。原来,石湖荡镇一小区发生积水,停电引发泵站停止工作,积水无法及时排除。指挥部内又一下子忙开了,工作人员有的打电话确认地址和情况,有的则急忙联系抢修队伍:“半个小时到现场?能不能再快一点?”“及时排解险情最重要。我们顶住工作压力,再坚持一下就好。”胡文荣笑着说。
从8月7日起,区防汛指挥部24小时运转,每班25名工作人员“三班倒”值班。在这里,水务、绿化市容、房管、消防、电力等多个部门工作人员24小时驻守,3台热线电话24小时向居民开放。一旦接到险情来电,值班人员就当场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抢险。从接电话到抢修队员抵达现场,最快只要10分钟。路面积水、电力故障、行道树折断……险情电话一个接一个。
“喂,这里是110指挥中心,有事请讲?”8日晚上7时30分,公安松江分局110指挥中心里灯火通明。指挥长吕警官双目通红,都快两天两夜没合眼了。
因“海葵”来袭,市民报警数量骤增,当时指挥中心已接警近千起,是平时接警量的两倍。“值班人员一坐下来就电话不断,根本起不了身,这里好多人直到下午3点才在座位上扒了两口午饭。”吕警官一边说,一边紧紧盯着实时监控画面,画面中工业区书林路一个路口出现积水,一辆轿车在路中间停着。他仔细观察了附近情况后,立即开始了工作部署。
警徽在风雨中闪耀
8日早高峰,人民路乐都路十字路口,一名年轻的交警穿着黑色防水服立于风雨中。一阵风吹过,他被吹得身子晃了一下,他站稳脚跟,把衣领裹得更紧些后,抬手示意车辆通行。
车流中,他拾起一个自行车轮胎圈放到路边,“这些东西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真是危险!”早高峰过后,他回到岗亭,脱下防水服抹了一把脸。“我们7点不到就开始站岗,一站就是一个半小时。”他手中的防水服完全湿透,里面的制服也是湿漉漉的。正说着,一辆私家车贴着一辆摇摇欲倒的电瓶车停靠下来。交警低呼一声:“别停那里!”抓起警帽就冲出了岗亭,银色的警徽在风雨中分外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