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15日,《中国好声音》新一轮录制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馆展开,16强学员接受终极考核,四组学员决出“队内冠军”,组成《好声音》四强。
导师评分+媒体投票决四强
录制一开始,舞台上一辆金黄色摩托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杨坤带着他的四位“黄金战将”骑上了这辆黄金战车。音乐声起,杨坤率先开嗓,关喆、平安、丁丁、金志文先后和音,配合默契。之后,那英带领队中四位好男儿共同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征服》。
别开生面的开场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而新的规则却让导师们纠结不已。这次比赛每位导师最终只留下一名学员,学员们的胜负则由主考核导师和现场9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代表共同决定,双方意见不合引得“掐架”不断。13日录制那英“小二班”的四位学员上台两两PK时,主考核导师那英和媒体评审的意见就屡次出现分歧,气得那英当场泪崩,指着媒体评审团说:“你们,你们怎么这么选,气得我,小心我半夜找你们去!”
“好声音”还得有好体力
观众在荧屏上看到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为一个半小时,节目录制却要近10个小时。当日18时30分,99名媒体评审和千名观众已全部进入到录制现场。上百名身穿印有“好声音”logo黑色T恤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清扫舞台、摆好道具后,真正的录制从19时30分左右才开始。最初的录制主要是采集观众的镜头,鼓掌、欢呼……仅仅是这些简单的镜头,就足足采集了近一个小时。
进入比赛环节后,每当一位选手表演结束,现场就会有近十分钟的间歇时间。这段时间是导师、学员、主持人、观众和媒体评审的休息时间。几乎每位导师都被三、四名助理包围,补妆、送水、递零食等。学员们则利用这个时间休息调整,而主持人华少会主动跑到媒体区和记者聊天,让嘴皮子“慢下来”。录制过程中,导师的打分点评有时能足足持续半个小时,为了保证导师们的公平思考,整个过程都不会被打断。
最后PK前观众被清场
节目录制当天,记者现场见证了学员们的唱功。只要音乐一响起,记者的耳朵就立即被学员们的“好声音”叫醒。学员们现场真唱,连破音、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由于是比赛,即使破音,也全部一遍过,录制过程连贯,当晚一场下来只补录了两组学员集体走位的镜头。
为防止“剧透”问题出现,最后一轮两两对决前,导演以一句“今天的制作已经结束,谢谢各位观众的捧场”开始清退现场观众,只留下工作人员和99名媒体评审。但当天的清场遇到了一定阻力,一些观众不愿离开,甚至扮作志愿者,结果就有了“漏网之鱼”。录制当晚,网上还是出现了少量关于这场比赛的“剧透”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