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时,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佘山基地落成。这台射电望远镜能观测到百亿光年外的天体,综合性能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今后将参与我国探月工程及各项深空探测任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70米、重约2700多吨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矗立在直径为42米的方位轨道上,银白色的望远镜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十分雄伟。现场启动后,巨大的望远镜在方位轨道上缓缓转动,同时,形如一只“银白色大碗”的望远镜天线系统,也从“昂首状态”缓缓“转过头来”,5000只七彩气球从“大碗”里飞向天空,蔚为壮观。
总体性能排世界第四
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系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记者了解到,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的主反射面面积为3780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由14圈共1008块高精度实面板拼装成,每块面板单元精度达到0.1毫米,代表了国内大尺度高精度面板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天文专家表示,与直接成像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不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用外形像碟状的天线,接收无线电波来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和轨道。因此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它的探测范围越远,也就是“视力”越好,擅长接收遥远天体发出的微弱电磁波信号。
上海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共有8个接收波段,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它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总体性能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的100米射电望远镜和意大利的64米射电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