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往往在经历了现实洗练后,就变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但在“80后”女孩倪蓉眼里,却正是照进生活的一道光和一条路。
走进倪蓉在玉阳路智慧大厦的办公室,书柜里没有一本有关“珠宝”的书,倒是多出几本考古理论的专业书和一本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这个酷爱艺术、考古、历史和哲学的文艺女青年,五年前还是一个读了四年化学专业的实验室科研员,如今,却成了珠宝生意在网上遍地开花的商人,她设计生产的首饰盒品牌已经成为卓越、当当和一号店等大型网购平台的唯一供货源,并占到了淘宝销售份额的70%,她的珠宝品牌也成为网络上正在崛起的一颗新星。
3万元起家
毕业十年,创业五年。对于一个有着多重兴趣跨越的“80后”姑娘来说,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她却实现了许多同龄人,甚至常人不太可能付诸行动的想法。如今回忆起来,几个数字和几段故事,已经是轻描淡写,但背后却是让人惊奇的坚持和魄力。
2002年,倪蓉从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毕业,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化学研发工作。在父母眼里,女孩子“安稳一生,结婚生子”就够了,可27岁的倪蓉并不满意。“30岁要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才是她的心愿。2007年,创业的想法只酝酿了月余,她就瞒着父母辞掉了工作五年的单位,揣着攒下的3万块钱积蓄只身来到松江。
要经营一份启动资金少,技术含量高的行当,起初倪蓉打算做自己的化工专业老本行。她租下了一幢别墅开始了新的实验,并在等实验结果的空档里开了家淘宝小店来贴补家用。“这笔钱够我维持半年时间,如果创业失败,我还希望去敦煌尝试‘文物修复’工作。”倪蓉的打算在父母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父亲很恼火:“好好的工作不做,跑到荒郊野外做什么?”父亲威胁着要断绝父女关系。“直到两年前,他还是很反对。”倪蓉说。可歪打正着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倪蓉淘宝店的生意已经火到了一个人忙不过来,这恰巧勾起了另一个埋藏已久的心愿,做饰品生意。
30万元“赌注”
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一直是倪蓉的梦想。2009年,在积累了两年多的“电子商务经”后,她决意“在钻石行当里闯一闯”。当时,找遍了国内的钻石交易市场,都因原材料的价格太高作罢。去找国际上最大、最便宜的钻石交易集散地,“百度”跳出的一行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印度,苏拉特”。“很多人知道孟买有钻石交易,但很少有人知道苏拉特。”
没有通知父母和朋友,倪蓉一张机票飞了过去。一个一文不名的二线城市,贫穷和破败,是她对苏拉特的第一印象。当晚入住酒店后,倪蓉心里有些打鼓:“百度的信息是否可靠?”她并不确定。“大不了就客死他乡。明天如果找不到,这辈子就死心了。”
第二天一早,倪蓉叫了辆出租车,用英语问司机“能不能带我去钻石集散地?”“这里有三个集散地,你去哪一个。”倪蓉说,这是她最想听到的回答。“那种心情,就是梦想成真的感觉。”倪蓉说。她干脆包了出租,兴奋地挨家挨户逛了一天。
用不算流利的英文与陌生人谈着大单交易。那里,做生意还奉行最原始的口口相谈的方式,没有手续,没有凭证,也没有保障。她找到当时规模较大的一家印度钻石商。为了取得更多信任,倪蓉索性住进了他家。同吃同住一个礼拜,倪蓉终于狠心押下了第一笔裸钻订金,数额是30万元。“只能赌一把,输了也认。”倪蓉回忆。一个月的焦灼等待,印度商如期把货物运抵上海,倪蓉的钻石生意才真正起步了。
1.5个月求学
从联系戒托加工商,到冠名商标、注册品牌……倪蓉离梦想越来越近。如何在戒托上镶裸钻,怎样设计自己的样式?2011年,倪蓉又一次“百度”到了坐落在嘉定区的国家权威重点专业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拜了专业负责人为师,果断地交了一个学期的学费。每天早晨6点不到开车赶往嘉定,一天忙碌后还要顾及自己的生意。
可没学多久,倪蓉竟然又消失了。“是坚持不下来吗?”“是已经学到了想要的东西。”倪蓉还是很干脆。她说:“重要的不在课堂,私下里跟老师们聊天时,学到了在珠宝研发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操作和管理知识。”一个半月后,倪蓉开始布置新的生产线和设备,也扩大了厂房,第三个月就运作起来了。
一生做梦想
品牌“拉薇”取自于法语“C'est la vie”,意思是,“这就是生活”。用游戏的心态追求梦想,以哲学的方式思考人生,这是倪蓉的座右铭。
在她看来,一切很简单。读书时,因为对考古学感兴趣,直奔洛阳考古研究所拜师学艺;对玉石感兴趣,就一边工作一边在华东师范大学报名学玉石鉴定,还“顺便”拿到了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喜欢西洋画,喜欢读史,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待未来付诸实践;但一切又不那么简单,用她的话说:“背后吃过的苦真是哭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追求梦想有风险,如今,风投公司建议她投资上市,也有不少品牌提出了吸纳为其做子品牌的想法,尽管这些都能让她瞬间收益猛增,可她还是干脆地回绝了。“那样,游戏就结束了,不好玩了。”倪蓉形容现在的感受:“面前一片波涛汹涌,既没有路也没有桥,但相信一定能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