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墙壁开关市场一年的份额也就100个亿,且行业门槛低,竞争也激烈;占地仅100亩的园区,95%以上的厂房已出租,园区发展后劲又在哪里?市场空间、发展空间的这种有限性,已成为飞雕电器集团和“创异工房”亟待突破的瓶颈。
不单做墙壁开关产品转做建筑水电系统的集成生产商,不单做“包租公”转做欧洲高端智造服务平台。发展方式的创新、发展思路的调整,让飞雕和“创异工房”在有限的空间里,挖掘出了新市场。
从生产商到集成商
有着“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电开关行业标志性品牌”这些“金字招牌”,飞雕电器同样在这几年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市场份额有限、行业门槛偏低、竞争日趋激烈。用公司负责人的话说,“企业再不转型,走下去势必是一片红海厮杀。”
开关行业不好做,转型还是转行?飞雕电器选择了前者,从单一的产品制造销售商向集成商转变,把产业触角延伸到了墙壁开关、灯饰照明、PPR管道、太阳能热水器、电线电缆、综合布线、集成吊顶等领域。在这个产业体系中,飞雕电器作为建筑水电系统的集成生产商,一手抓品牌和设计,一手抓销售,中间的生产环节则采取外包代加工的方式,从而牢牢抓住了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这样一来,飞雕电器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采购和服务平台,还赢得比“一年100亿元”更大的市场空间。
前不久,飞雕电器正式与法拉利设计师汤姆特嘉达达成跨界设计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被誉为“汽车设计界凯撒大帝”的汤姆特嘉达,将亲自参与飞雕部分产品设计。此前的2004年,飞雕电器收购意大利百年开关企业ELIOS,建立了国际一流的设计研发中心。此番汤姆特嘉达的加盟,将再次为飞雕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利用在全国有千余家代理商、两万多家销售网点的渠道优势,外加“飞雕”的知名品牌优势,这让飞雕电器看到了这种转型的希望。公司负责人透露,预计明年,公司仅在建筑水电系统集成领域,就能实现2.5倍的增长。
从“包租公”到服务商
上海郊区能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100亩的空间能否打造产业园区?短短4年时间,洞泾镇的“创异工房”用事实回答了这两个问题:100亩空间里,形成了家居设计、工业设计产业链条,引进的48家企业中,玛娅家居、斐罗工业产品设计、德国科倍隆、奇际广告等,皆是占地小、产出高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去年,园区实现税收4000万元,今年前8个月继续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
高速发展的背后,创异工房同样面临着后续空间有限的难题:95%以上的厂房已出租,虽然园区也是只租不售,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但在园区负责人看来,如果不能创新发展思路,今后只能“是园区的管理员、服务员, ‘包租公’。”甚至
几年的招商引资让园区发现,现在有不少欧洲的中小企业有意愿进入中国市场,但这些企业普遍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瞅准这一趋势,园区拿出2000平方米的空间,建立了一个“欧洲高端智造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就是对接这些欧洲企业,由园区成立的专业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汉化服务”;对方则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寻路中国市场。
创新的理念,让这个平台迅速得到欧洲中小企业的青睐,目前已有9家企业成为会员,还有50多家企业成为这个平台的客户。前不久,一家欧洲企业就通过这个平台,对接上国内一家动车生产企业,助其解决了动车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园区负责人看来,“在2000平方米的有限平台空间上,今后却能对接上极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