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描绘松江农村的钢笔画上传到微博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画作中有泗泾的古镇,九亭镇的黄泥浜、九里亭村景……一笔笔粗细线条的写实勾勒,让乡村美景如黑白照一般呈现,微博中还特别标注了“我画水乡山村”。日前,画作者“平民愚公166”向记者表示:“我就是为了寻找松江的乡村足迹。”
画作者名叫刘继鹏。2009年,老刘退休后从市区搬到九亭镇知雅汇小区。隔天便夹着一个16K小本子,带一支钢笔和一个相机,骑着助动车在松江城乡走街串巷,用钢笔写生,这成了老刘退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正如画作中的主题,老刘偏爱描绘松江农村景象。所以每次外出,他总要多打听几个出租车司机,问“附近哪里能找到村景”。采访时,老刘像发现新大陆般告诉记者:“今天,穿过九亭寅清路的一条小巷后,发现了一大片河塘。”看到美景就停下来仔细记录一番,老刘经常会一动不动地画上几个小时。他说:“退休前在九亭买房,就是看重了周边的乡村美景。”可惜,没过几年,城郊飞速发展起来,乡村景象越发少见了。
为了留住原汁原味的乡土记忆,去年,老刘自学起了钢笔画,并开始了用速写记录松江的乡村生活。他指着一幅“九亭黄泥浜”的画说:“实景里还有些电线和垃圾堆,为了不影响构图,我没画,这也是钢笔画比摄影的优势,既写实,也保留了美的部分。”为了让画面更显安静,他又在树枝上添了两只鸟的影子,活脱脱地让乡村气息呈现了出来。
谈话间,老刘也表示了他的“危机感”:“你看这房子,不知道还能保留多久。我小时候一直在上海农村长大,对农村感情很深。可如今,乡村和农田在上海越来越少了,以后,孙辈们就更加不知道上海农村的样子了。”所以,老刘觉得,“记录”这件事必须尽快做。老刘说:“只要天气好,就出门去采风。”在转遍九亭后,他又去了佘山、泗泾……至今,本子上已经留下三四十幅新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