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词,品红楼菜。上海红楼国际大酒店以文学巨著《红楼梦》为主题,重现荣国府的珍馐百味。
一道道红楼美食
在《红楼梦》这部120回的鸿篇巨制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描述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不少的饮食描写展示了当时的饮食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耐人回味的“红楼菜单”,令人闻而生津。
书中记载的鲍鱼炖肘子、雨后春笋、金牌吊烧鳗和酒酿油爆鸭等各式菜肴,虽然大多只写了菜名,并未提及具体做法,但从一些描述较具体的菜品中,仍能看出红楼饮食对营养和养生的注重,这与红楼酒店一贯的绿色餐饮理念不谋而合。
在仔细研究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后,酒店主厨王晓弟带领他的团队,共同研发出“红楼之梦”菜肴,将红楼菜点由文字变成实物,真实走进美食爱好者的生活。其中养肝菌海参野鸡崽汤、酸汤煮螺片、豆腐皮包子等十余种荤素菜点,以南味为主、兼及北味,汇聚了粤菜之巧、苏浙菜之美、台菜之鲜和川菜之香,美味、营养,又不失美食雅趣,让人们在品尝之余,回味《红楼梦》这部传世经典中的事件和人物。
攀谈中,记者了解到王晓弟的学厨经历很是传奇:师从世界御厨杨贯一,因缘际会,又与周星驰影片《食神》的原型、香港金牌食神戴龙相识,时不时在一起切磋厨艺。现如今,他已在国内小有名气。2010年5月,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2012年7月, “中国金牌主厨”。获封
一段段红楼故事
80年前,普照路松汇路路口建起了一座红色的小楼,这座建于1933年的红楼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1985年,在这座小楼的基础上建起红楼宾馆,也就是今天的上海红楼国际大酒店。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红楼宾馆获评三星级酒店,成为郊区首家。经营短短数年,就在全市打响了知名度。
或许因为“红楼”这个名字,酒店一直以来都与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有着剪不断的情愫。据区商旅委副主任娄建源介绍,我区是“红学”的起源地,当时由朱昌鼎先生发起红楼梦研究,成果斐然。1993年,区“红学”研究会在红楼宾馆成立。以此为缘由,红楼的大厨们开始潜心研制“红楼宴”,把“红学”研究和酒店经营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单一的“吃”升华到“文化饮食”的高度。当时有一批实践者,他们认真阅读《红楼梦》原著,研究书中对饮食的实际描写,探讨“红楼宴”的制作方法,试制出了多道“红楼”菜肴。时至今日,在总经理黄揆元的倡导下,酒店率领自己的团队重新续起研发“红楼宴”的文化情结,并取名为“红楼之梦”怀旧菜肴,为红楼饮食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目前,我区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餐饮行业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而食客则希望能品尝到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是挑战,也是机遇。上海红楼国际大酒店此番推出“红楼宴”,并将在日后逐步细化,逐渐形成特色品牌,为我区酒店餐饮打造又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