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19.45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9.49亿元,同比增长11.7%。”日前,最新的一份商贸成绩单新鲜出炉。从相关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区商贸业通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积极开拓市场、优化服务,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拉动消费明显,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吃用商品占八成多
一季度,我区消费品市场发展稳定,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还是重点监测的商业企业营业额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商品类型来看,吃的商品39.12亿元,穿的商品9.38亿元,用的商品52.87亿元,烧的商品8.12亿元,吃、穿、用、烧四类商品所占比重为36:9:48:7,“吃、用”两类商品比重占八成多,“穿、用”两类商品同比增长均达到12%以上。从规模来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8.63亿元,同比增长1.44%,限额以上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2.89亿元,同比增长40.32%。
批发交易增幅显著
同时,商品交易市场增幅显著。一季度,全区商品交易市场共实现成交额114.2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54家集贸市场成交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1.1%,而26家专业市场辐射面更广,成交额达到109.51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的95.9%。百货、卖场、家电、汽车等业态繁荣,纳入监测的32家重点商业企业一季度共实现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10.35%。除餐饮企业受公款消费等方面影响,同比有所下降之外,其他行业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百货、卖场、家电均实现两位数的增幅。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全区第三产业一季度实现增加值196.8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32.3%上升至40%,保持了年均4%的增长,在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一季度的商业增加值达30.9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7%,占全区GDP比重为15.7%,同比增长10.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2亿元,同比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4.9%。
另外,全区一季度第三产业共实现税收 35.74亿元,同比增幅11.9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税收10.76亿元,受春节假期影响,同比略有下降,住宿和餐饮业税收4799.65万元,同比增长1.27%,合计商业税收11.15亿元,占第三产业税收总额的31.2%,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14.3%,商业税收在地方经济中贡献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