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来挑刺,就是来看你们怎么处理好废水、废气、废物的。”4月21日一早,在前往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参观的途中,松江市民张先生开门见山表明来意。这天,有6位松江市民自愿报名,成为首批赴安徽省合肥市国轩高科公司参观的市民代表。
早上9点多,车子停在国轩高科的电芯生产和组装车间门口,临下车,市民张女士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口罩。但当她跟随大家穿好一次性鞋套,经过风淋室除尘、除湿,进入车间后,很快便发现这是“多此一举”。原来,在整个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除了穿着整齐的制服外,并没有想象中的层层防护,就连口罩也不需要。
陪同的国轩高科常务副总经理徐兴无解释说,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学名叫非水电解液系的二次可充电电池,水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天敌”。“因此,我们更担心人身上的粉尘、潮气会对电池产生影响,而电池的组成元素为磷、 铁和锂,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氧、
从公司车间已经实现自动化的电芯生产线,到依靠人工的组装生产线,市民代表们边走边看,还不时停下来拍个照,向身边工作人员询问自己关心的问题。“我们来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工厂的三废处理问题。”市民沈先生说。走出车间,市民代表们围着厂房细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从废水管在哪里,到废气的排放口,还有NMP的回收处理等等,都一一仔细查看询问。“环境比我们想象中要干净、整洁,三废的处理应该也不会有问题。”沈先生说。“要是电池没污染,为什么每个小区都设立专门回收废旧电池的盒子呢?”的确,电池污染已日益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大家对国轩项目的反应这么大,都是为了松江好。说实话,来参观之前,我也很不放心。”一番实地考察,市民王先生说自己对电池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了理性。他告诉记者,通过和企业工作人员面对面,让他明白干电池的污染在于它们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重金属,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并不包含这些重金属。不仅如此,与传统电瓶车等使用的铅酸电池也有着本质区别。
当天上午,市民代表们还参观了国轩高科正在合肥瑶海工业园在建的产业基地。据介绍,这个基地将建成年产2亿安时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和年产3000吨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其中,今后松江工厂所需的正极材料就全部来自这个基地。“根据你们的介绍,松江没有磷酸铁锂粉这些原材料的生产,不会产生污染,目前,我还是比较能够放心的,至少我可以不表示反对。”但市民张先生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企业毕竟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万一今后企业把原材料生产也放到松江,那怎么办?”
面对松江市民的这一担忧,国轩高科总经理方建华回应,电芯生产与原材料生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的环评手续也更严格,企业“更加不会在松江违法上马未经审批的项目。”
尽管看到在国轩高科公司附近两百米就有居民小区,但市民史女士仍对松江项目周边有34个居民小区表示担忧。对此,国轩高科负责人表示,“环评影响范围”的3公里半径,是根据相关规定必要的选取范围,与实际影响范围不是同一概念。以公司在合肥的电芯生产和组装生产车间为例,“过去6年没有一起居民环保投诉”。
松江市民在参观国轩高科公司电池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