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点点鼠标、看看屏幕,就能把工厂里产生的“工业垃圾”卖出好价钱。今年以来,位于金山区的上海立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将每年250多吨的边角料,全部委托给在松江的上海边角料交易中心处理,竞价交易后溢价48.9%。这个电子商务平台,让看起来不值钱的“工业垃圾”也能像在淘宝网上一样进行交易。如今,全市已有320多家工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
作为全国首家面向工业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的交易机构,上海边角料交易中心主要和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碎料、下脚料、残次品、放弃物和报废设备等“工业垃圾”打交道,并为这些边角料的交易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运行两年来,已成交边角料2309笔,成交货值达6.1亿元。
区别于传统边角料点对点交易的模式,交易中心作为第三方平台,串起上游的制造企业和下游的回收企业,对边角料实行竞价、招标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模式,不仅让边角料有了一个公开交易的平台,还能让制造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卖掉边角料。据介绍,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只需打一个电话,交易中心就会有工作人员上门采集样品、拍摄视频。随后,企业登录交易中心的系统,发布相关竞标信息,中心就会组织驻场的回收企业开展竞标。“过几天,中标的回收企业就会上门来收运,整个过程像在淘宝网上做买卖一样,很省事。”上海立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虽说是“垃圾”,但之前一段时间,松江出口加工区内的一家进出口生产企业,就因为边角料“吵了起来”。原来,这家企业过去一直将边角料交给采购部处置,采购部负责人也“尽心尽力,多方联系回收企业招投标,并选择了常年回收合作单位”。但这种方式却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少异议,“总觉得是我们一个部门在操作,认为有猫腻。”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企业找到了上海边角料交易中心。一番沟通后,交易中心请来企业采购部、财务部、关务部、仓管部和总经办的负责人,共同组成评标审核委员会,五个部门对边角料交易进行“会审”。最终,经过两轮公开竞标,企业不仅找到了合适的边角料买家,企业各个部门也都表示信服,因为边角料“吵起来”的情况也没了。
边角料处置不当,极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由于掌握了更多的回收企业资源,交易中心还能帮各种边角料找到最合适的买家,“变废为宝”。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等的考虑,此前上海小里机材有限公司的废旧硫化橡胶,一直是付费焚烧处理。今年5月底,进入上海边角料交易中心交易后,企业不仅以每千克1.18元的价格卖出了这些硫化橡胶,中标的回收企业还引进物理加工设备,将废橡胶再生成橡胶粒子,原本一烧了之的“工业垃圾”,如今被用来建造塑胶跑道。
过去,交易中心以保税边角料为主,目前松江出口加工区已有83.7%的保税边角料在交易中心交易。全新的交易模式,让交易中心在制造企业之间口口相传,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工业垃圾”拿到平台上进行交易。据统计,去年交易中心非保税的一般边角料交易货值还不到1%,今年上半年已增长到6.5%。不仅如此,交易中心至今已相继在宝山、浦东等其它8个区县落地,并通过电子交易平台,让这些企业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在松江完成边角料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