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离地铁站近,我上下班往返很方便,在松江待了4年,对这里环境也熟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3届毕业生罗威离校之后,搬到了靠近地铁松江大学城站附近的一个小区里。
小罗与3个室友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他的房间不到10平方米。小罗向记者展示了租房合同:每月房租3500元,水电、网络、有线电视费用自付。按照与室友们的约定,小罗需要承担其中1000元的房租。
供职于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小罗正在经历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月薪只有2000元。“用网上流行的计算方法来看,我的‘房格尔系数’可是超过了0.5。”小罗颇为无奈地说。
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未就业的毕业生们为找工作而焦头烂额,而像小罗这样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则被“房格尔系数”狠狠伤到了。“房格尔系数”是来自于民间智慧的词汇,顾名思义就是房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可以近似地看成房租与收入的比值。
小罗的工作地点在黄浦区,每天要先乘地铁再换公交辗转一个小时才能到公司。在搬家之前,他也看过公司附近的出租房,但最终决定住在松江。小罗坦言,房租是最主要的因素。“那边房租太高了,我刚毕业实在负担不起。签租房合同时,需要付三押一,一次性支出4000元。”
在三新路公共租赁生活园区,虽然月房租由之前的1150元上涨到了1500元,但近期仍吸引了很多毕业生租客入住。“和大学室友一起租了一间房,这样分摊下来,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可以控制在1000元以内。现在工资不高,生活成本得节省再节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毕业生李芳敏告诉记者,通过和室友分摊房租,她的“房格尔系数”可以控制在0.4以内,让她觉得压力小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