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路上,“余天成堂”古色古香的牌楼特别抢眼。更夺人眼球的,则是在2011-2012年度中国药店排行榜上,这家旗舰店以1.03亿元的年销售额,跻身全国单店销售额第七,与北京的同仁堂等齐名。一家有着231年厚重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药号,历久仍得以弥新,背后不仅是企业对“道地药材、修制务精”店训的百年传承,更是企业打造以质量为核、以诚信为本的竞争力。
药材:质量管理到每个角落
药品质量事关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不仅让药品成为特殊商品,更让历代余天成人,把质量当成了“头号工程”。始建于1782年,余天成堂药号就提出了“道地药材,修制务精,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名医坐堂,治病救人” 24字店训。的
两百多年店训传承,如今诚信与质量,已成为余天成医药公司的一道金字招牌,并不断加以完善。近年来,余天成相继建立了三级药品质量管理网络,从总公司到分公司,再到门店、车间,116名质量管理人员,渗透到生产、批发、零售的各个环节,专司质量管理与监督。
在这个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药品批发和药品零售两套规章制度,其中涉及药品质量管理的制度就有100多个。以药品采购为例,余天成除了坚持选购首选品牌企业的品牌药外,对供货单位的质量关更是一道接着一道。相关证明文件、检验报告缺一不可;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上岗证等材料,都得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才行。而在公司自有的饮片生产厂,相应的生产规程就有近2000个,构筑起了一本余天成特有的“质量管理百科全书”。
不仅要选好药、造好药,还要存好药。近年来,余天成先后投入千万元,建成了一个6000平方米的药品仓库,对药品储存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
行医:服务细化到每个细节
近年来,各种大小药房层出不穷,老药店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受到挤压。但在松江,老百姓提起余天成,首先想到的是中医坐堂门诊、缺药时药学咨询等特色服务项目,还有代煎中药、代煎膏滋药、免费量血压、送药上门和24小时卖药等,都成为老百姓选择余天成的理由。
前年起,余天成在全国率先尝试药品连锁经营标准化试点工作。两年多来,相应的服务质量规范已经更新到第六稿,涉及112个条目标准。翻开这1万多字的规范文件,从药品的分类摆放,到店员着装、待人接物,乃至投诉处理等等,把行医售药服务规范,细化到了每一个细节。
服务出效益,更是口碑。去年寒冬,一位顾客来到一家余天成门店要配7帖药。店员立马发现其中的红花只够6贴的量,还差10克。10克红花,一个难以察觉的分量,却在店员的眼里胜过千金。不蒙混、不短缺,店员据实以告,并留下客户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第三天就把配齐的第7帖药,亲自送到了顾客家里。
药店里每天迎来送往,小疏忽、小差错在所难免。但在余天成,这些“小事”,都是事关百年老店声誉的大事。为此,就有店员为了一笔18.2元的差错,冒着大雨沿街一路寻找顾客,送上道歉和多收的钱;也有店员为了老人遍寻不着的一剂药,一边留下电话,一边特地让批发部紧急采购……